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684 清領時期

清領時期 Qing Dynasty「武營頭」 “Woo Yin Tou”

1684年(康熙23年)正式將臺灣納入版圖,清朝初期臺南以北多
是未開墾之地,統設「北路營」管理,竹塹設右營,稱為「北路
右營」。作為北臺灣軍事重鎮之一,設有游擊署、兵營房、堆房
、軍裝局、火藥庫及演武廳等,而游擊署北側當時作為軍隊練兵
、部隊校閱的區域被稱為「武營頭」,即為後來新竹公會堂的所
在地。

1723年(雍正元年)年設立淡水廳,將大甲溪以北歸為淡水廳管
轄,而竹塹位於大甲到淡水的中間點,基於地理與政治上的考量
,將淡水廳治設於竹塹。清朝對新竹的開墾、各項設施的興建,
至乾隆年間人口漸增、形成市街,竹塹逐漸發展成為北臺灣政
經文教中心。
03-新竹公會堂記憶紋理-年代紀實 - 彙整版20210104-final.jpg
▲淡水廳志稿
淡水廳城池圖
04-新竹公會堂記憶紋理-年代紀實 - 彙整版20210104-final.jpg
▲淡水廳志
游擊署圖
05-新竹公會堂記憶紋理-年代紀實 - 彙整版20210104-final.jpg
▲新竹市志
北鼓樓的鐘聲曾是居民生活的記憶,照片可見已形成市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