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驗教育輔導計畫案最終目標是藝術家進入校園教學,然而「會」和「會教」是兩回事,倘若要進入校園教學,就必須兩者合一,因此從藝術家轉變成藝術家教師是必經之路,因此在本次的教學實作工作坊,邀請到吳望如校長與台北市天母國中資深教師段世珍老師,為各位藝術工作者開講如何從藝術家轉化成藝術家教師。
文化體驗教育核心理念不在於培養孩子成為藝術家,而是培養孩子對藝術的探索、開拓生活中不同文化的體驗與尋找自我興趣。因此當藝術家踏入校園,應著重引導學生從生與文化中開啟新的體驗與感受,再從體驗中啟發學生的創意思考,如此一來,才能進一步向下紮根,達到藝術源自於生活,生活即藝術。吳望如校長從自身為視覺藝術教師的角度,講述藝術教育三部曲,內容如:從美感體驗到「美學紮根」、藝術家進入校園,如何協助兒童文化體驗、如何撰寫教案、藝術教育的應注意事項以及案例分享。除此之外,段世珍老師也從「有效教學」帶入文化體驗教育,提供新手藝術家教師之教學指標與課室圖像,期盼藝術工作者在踏進校園前能做好齊全的準備,成為一個優秀的藝術家教師。
藝術家轉變成藝術家教師
講師:吳望如校長(新北市集美國小退休校長、新北市國小藝術領域教育輔導團研究員)
圖說:吳望如校長講解「教師與藝術家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圖說:吳望如校長示範剪紙的變化
圖說:吳望如校長示範剪紙的變化
文化體驗實務教學案例分享
講師:段世珍老師(臺北市天母國中美術與表演藝術教師)
圖說:段世珍老師分享天母國中課程案例
圖說:段世珍老師解講「有效教學」
圖說:學員參與講座課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