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電影藝術分享計畫一螢火蟲電影院(113年)

一、 主旨:

為提振國內電影產業質量及發展文化特色,由文化部指導,影視局與本館於北區8縣市偏鄉、社區、學校及藝文資源挹注較少地區辦理國片映演活動,以彌平文化落差,促進各族群及不同對象平等的文化近用權利,以培植藝文參與人口,深化村落文化扎根工作。

二、 辦理單位:

(一) 指導單位:文化部

(二) 主辦單位: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三) 協辦單位:社區協會、村里辦公室、學校

三、 參與對象:一般民眾。

四、 活動期程:113年6月至7月。

五、 活動地點:於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辦理。

六、 計畫內容:

(一) 由影視局協助提供113年建議放映國片片單俾憑洽商公播版權,預計於北區8縣市中(不含連江縣)分別擇合適地點播映15場次,包含以下: 

1. 規劃「性別平權」議題相關影片至少放映1場(片單序號1、6、15、24~26)。另,性平場次需安排國片導演、影評人等隨片映演,於放映前、後辦理電影導聆、座談、賞析、講座及性平場次問卷,深化受眾對性平知識的認知、學習或解析辦理成效及調整未來執行面之方向。

2. 規劃「文化近用」主題之電影放映1場次,主動將國家所提供的文化藝術資源挹注於資源匱乏地區或族群,以彌平城市都會與偏遠鄉村部落差異,提升各地文化平權。

3. 規劃「自然或歷史人文」主題之電影放映1場次,透過長期或畢生投入關懷臺灣本土少數的關注、重要的議題影片,讓受眾重新定位自己在臺灣這片土地的內心與生活及增長相關素養,建立文化自信。

4. 規劃「新竹公會堂」放映3場次,於暑期期間及結合本館大型活動後辦理影片放映,除推廣本館多元藝文活動外,主動邀請莘莘學子於暑期觀影以培植藝文參與人口。

(二) 視個案酌情邀請國片導演、演員、製片人或影評人等隨片映演,於放映前(後)辦理電影導讀、座談、賞析、講座或其他結合藝文、文化體驗之相關活動,提高觀賞國片興趣、加深對影片內容之了解並強化觀影活動的深度。

(三) 配合文化部國家語言推廣計畫,暫定以台灣手語錄製播出影片之介紹短片並於活動映前播出;文宣標題 (螢火蟲電影院/火金蛄電影院)雙語(華語、臺灣台語)標註。

(四) 設計與電影藝術欣賞相關之互動活動,並請協辦單位協助宣傳讓社區民眾知悉與參與,藉以提高活動宣導與觀影效益。

(五)依CDC規範指引滾動式修正辦理,維持現場環境通風,並設置額溫槍、酒精、乾洗手等用品供民眾使,及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宣導。

七、影片放映前協助:
 1.播放電影分級宣導影片。
 2.主持人進行臺、客語口譯放映影片之片名。
 3.15場次播放臺灣手語之影片簡介短片。
 4.3場公會堂電影播放政風宣導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