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玩陶創藝的人生

  • 發布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文/林惠貞 苗栗縣陶藝協會


惠貞生長於陶之鄉苗栗縣公館鄉,目前在陶藝協會與其他老師教導對陶藝有興趣的同好。早期苗栗這裡有一兩百家陶瓷工廠生產陶瓷藝術作品,因為從小的薰陶因此高中就選擇讀振聲中學美工科的雕塑組,在學校學到製作陶瓷基礎技能,高中畢業後從事陶瓷廠的雕塑工作。


90年左右,陶瓷工廠多遷移至大陸或東南亞,苗栗當地只剩極少數工廠,於是改行做陶藝跟畫畫,陶藝的創作理念緣起於90年的「桐花祭活動」,桐花代表客家人的精神,從瓦斯窯突破到用柴燒,在許多壺、盤等器具上做出桐花的感覺。當時在家自修自學,每天在家臨摹畫作、陶藝,為了精進陶藝,自己買了瓦斯窯自己燒陶,不斷實驗、不斷燒釉色陶,從小的實驗窯燒到大的實驗窯燒,燒窯的次數加起來超過五十次,產出的陶製品有上百個,好的作品送人、不好的只能打碎丟棄,剛開始時許多窯燒產出的陶製品賣不了多少錢。


為突破自己陶藝的技術,94年燒窯開始改用柴燒,選擇的製作方向為生活上可以使用的陶製品,一來可用可售,二來磨練技術,當時用創意畫了許多設計草稿,但某些技術卻一直無法克服,例如立體感呈現。在不斷地磨練之後,生活陶藝作品終於成功,接著又給自己新的挑戰,籌劃開設個人的展覽,將創作慢慢從生活陶轉移到藝術陶,從壺的作品到人體等創作性作品。


這時身體卻也漸漸出現職業病的症狀,肩膀有些狀況。藝術的創作過程總是比較艱辛,藝術家要有藝術家的精神,平常要培養工作精神,在工作領域上的自制力,學習調適精神與生活使得能在工作裡面投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隨著年齡增長,五十幾歲後深感身體逐漸走下坡,要如何兼顧身體與工作,需要靠自己去調適,所以平常要鍛練體力與放鬆身心的壓力,工作的所有程序都要安排好。未來要更精進更努力,才可以做出與內心構思相同的陶藝作品,達到自己理想中的陶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