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土礱心語

  • 發布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文/傅玉雨 苗栗縣三灣鄉內灣社區發展協會


土礱(音同龍)是上世紀沒電的時代,農家必備的礱穀工具。在它如行雲流水般的工序中,它集結了先人的智慧,與林裕祥師傅的創新,編織出來的土礱,就像藝術品一般。今年87歲的土礱師傅林裕祥先生說到土礱時眼睛炯炯發亮。他說以前人拜師學做土礱,通常10個人只有2個人學成出師,他小學畢業後,就跟著也是土礱師傅的父親學做土礱。


在製作過程中,以前的土礱師傅,會互相測試彼此之間的程度,例如,會問斧頭有幾個角?若說是4個角,那麼代表他的功夫還不到家。林師傅說斧頭有3672煞,這代表斧頭很厲害的意思,在做最重要的礱齒時,大部分都要用斧頭。直擊,使礱齒間距相同側槌,可以調整礱斗及礱身的平整度平打,可以測出礱齒高度。你說斧頭厲不厲害?說到這裡,林師傅得意的笑出來,從他的笑容裡時間彷彿走進了時光隧道。


礱齒有八仙,又穀仙與米仙,就是入穀與出米的地方,相傳是八仙發明的。早期的農家地板都是泥土地,到處都是坑坑疤疤的,請師傅到家裡做土礱,不用特別看日子。因有八仙,也同時可以修補地板。有人家運不順,也會放一盾土礱制煞。以前人做礱是分工處理,有竹工木工土工,也有上下礱不同人分別做,只要哪個環節兜不攏,就無法推磨,或磨成碎米。


臺灣光復後,都市已有電力,但偏鄉的電力還尚未普及,農家還是需要用土礱礱穀,農家都是婦女在礱穀。當礱穀時土礱很重,拖不動,不好磨,地又坑坑疤疤的,穀殼米都掉滿地,只好請林師傅幫忙想想辦法。後來林師傅研究出尖錐實木,可調整上下礱的間距,在礱穀時變得比較省力。又在上礱身旁編織礱衣,以及在礱手上綁竹片,當上礱一圈一圈轉動時,糙米同時被撥到礱衣口,自動溜下米籮,讓使用者省時省力,幫農家解決問題。在當時,林師傅做土礱已有口碑,因此常出遠門,從獅潭大湖,最遠到泰安。在臺灣電力完全供應,不需要以土礱礱穀時,林師傅仍陸續製作出一千多個土礱。


相傳土礱米比糙米更營養,甚至有日本人想向他購買土礱米。在這十幾年,林師傅又做了一百多個土礱,其孫子林誠揚說:林家是靠這土礱吃飯的,土礱就像是林家的傳家寶,象徵物。我父親對於沒有學到阿公的土礱手藝,覺得有些遺憾。加上阿公年紀已很老,去年又生了一場病,肺部也有毛病,經常咳嗽得非常厲害。家人都不希望他再做如此粗重的工作,由我來接續傳承,就是不想讓土礱失傳。林師傅微笑地說,現在孫子有心想學這項手藝,心中感到很踏實也很安慰。從他父親留下來,已上百年的工具,傳遞兩代父子的汗水,滋潤在工具的手把上,發出閃閃的亮光,也述說著歲月的印記。(有興趣的民眾可上YouTube網站,輸入「又見土礱-林裕祥師傅」搜尋,觀賞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