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專業增能課程2:說學逗唱走北投

《說學逗唱走北投/北投說書人林智海老師》

透過口傳,說書人Storyteller將他的所見所聞,不論渲染誇飾故事本身,或運用方言呈現予聽眾,說書人試圖在群眾互動間摸索出最輕鬆最吸引人的溝通方式,而在這一來一往間,傳遞的不只是訊息、故事或知識,更包含一地的文化、歷史以及記憶的傳承。北投到底是在台北市還是新北市?算是都會抑或是鄉村?被地理位置所區隔,加上擁有獨特的溫泉資源,使北投具備了複合特性──「既現代,又傳統」。作為都市的郊區,無意地留下了其文化發展的痕跡;現代化的氛圍卻讓北投有著豐富的公民行動,自1990年代中期即成為台北市難治之地,而獨自倡議生態博物館「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的理念-「他或許不是台灣唯一,但卻是可以看見台灣發展的縮影」。在1.5小時的踏查中,林智海老師將帶大家穿過北投300年發展的路徑,同時試著一起跟大家找到可以從生活中融入教學的素材。

智海老師導覽與講解北投文史

圖說:智海老師導覽與講解北投文史


北投福安宮前觀看導覽手冊

圖說:北投福安宮前觀看導覽手冊


實地走訪北投的大小巷弄

圖說:實地走訪北投的大小巷弄




《月琴體驗課程/台灣月琴民謠協會林亭㚬和李明潔老師》

和其他樂器有其本有的源流和生長環境不同,僅有兩條絃的臺灣月琴可以說是我們祖先的巧思與巧手所造就,取自生長在台灣土地上的材料、加入平埔族群的古調,因著圓形的音箱而獲得「月琴」之名,是台灣歌仔戲、歌仔說唱、民謠說唱、北管、南管等傳統戲曲的重要樂器,著有「最接近台灣土地的聲音」之譽。 早年曾為街頭雜貨小販吸引顧客注意的道具之一,也曾被乞丐作為賣藝行乞的工具,故而也被人稱為「乞丐琴」。臺灣月琴的定制至今仍保留了漢文化最經典的五律與七律系統,在西力東漸、越來越多傳統樂器被改成西方主流的十二平均律的現在更顯珍貴。 月琴在台灣音樂多樣的樂種裡,分別擔任樂曲主奏樂器如:恆春民謠、台灣唸歌、或伴奏樂器如:北管音樂、太平清歌、車鼓南管、歌仔戲等,及月琴彈唱入門簡易易學,可謂之台灣國民樂器。課程將以台語童謠白鷺鷥作示範,讓學員在學習邊彈邊唱的過程中體驗月琴的樂趣。

在月琴老師的講解下體驗月琴彈奏

圖說:在月琴老師的講解下體驗月琴彈奏


畫上北投地方特色的月琴款式

圖說:畫上北投地方特色的月琴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