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台灣面臨老化,城鄉發展不均的現象,青年參與社造,建構公民社會,參與地方文化創生刻不容緩。社造四期政策白皮書提出「世代前進」:青年賦權、世代協力、共榮發展之訴求。本計畫規劃進行北區9縣市青年社造人才盤點,透過深度訪談、田野調查,整理研究青年焦點人物參與社區行動產生的內部及外部的轉變或改變,結合地理資訊系統軟體(如Arcgis),從時間、空間、行動、改變、創新、議題等面向,以文字、照片、故事、影像等,從青年社造焦點人物的故事、行動的軌跡,行動改造社區的樣貌,建立北區青年社造人才故事地圖,展示亮點案例,以數位社會資源共享的概念,提供各區域社造成員共學之素材;亦有助於青年成員跨域、跨界交流,建立連結。預計於112年與社造學院計畫連結,做為教學素材或分享案例。
111年推動『社造地方亮點計畫—青年社造焦點人物故事地圖』,以『社造青世代:故事,轉動社區』為主題,盤點並深度採訪北台灣十組青年社造人才,以具有溫度的故事報導,呈現青年社造的心路歷程,並結合地理資訊系統軟體之應用,建置十個青年社造焦點人物的故事地圖,以提煉亮點加以深化及推廣。
本計畫透過各縣市政府及相關單位推薦,由本館召開專家學者諮詢會議,以行動力、故事性、啟發性、創新性、獨特性、運用新科技、新媒體、在地影響力及鏈結國際觀等社區營造價值核心為指標,進行北區青年社造焦點人物之盤點。錨定已具有基礎,但未臻成熟期之社造青年,若以練功比喻,為已歷經蹲馬步,但尚未自立門派之「練武功」階段。故事地圖呈現青年們施展的功法、心法,所掌握的長項(武器)、發展的區域(地利)及串連的社群﹙人和﹚等,並以生動的方式,呈現青年社造的案例,啟發更多青年對於社造的想像。
111年度十位青年社造焦點人物包括藝言堂創意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詹凱毓、中央廣播電台(法文版)記者柳颯颯、逆風劇團團長成瑋盛、綠書店負責人楊宗翰、由米創意工作室負責人楊禮琳、海波浪主理人黃建圖、財團法人大二結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吳鴻銘、周益記工坊有限公司專員林子晴、苗栗縣在地文化推廣協會專案經理張海翎,以及福大大工作室主持人陳泳翰。
在十位青年精采的故事中,也許有您仿若熟悉、似曾相似的人生歷程,或堅毅不撓、意志堅定的社造者身影,也或許有和您同樣思想共鳴、面對相似挑戰與困境的解決過程。不盡然故事都是完美的片段和結局,就如同每一個認真面對自己的人生般,有淚水、有汗水,有艱難,但也有令人欣慰、值得分享的喝采。十位青年社造焦點人物故事地圖,盼能讓大眾認識新一代社造青年們,那些看似溫厚,卻深具公民實踐力,充滿韌度的生命故事。
青年社造焦點人物故事地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