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逆來順受自有福

逆來順受自有福

文/黃翊峰 成大歷史所研究生

 

  從有記憶以來我就身處在一個雖稱不上富裕但至少是小康和樂的家庭。隱隱約約聽爸爸曾說過以前日子苦,只是早已脫離了那段苦日子,總是把現在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在學校歷史課口述歷史的單元中,因緣際會訪問了阿公,才知道如今的家庭規模是嚐盡多少辛勞所得。

 

 我的阿公名叫黃鎮順,民國十九年正月在新竹楊寮出生。經歷日治及國民政府兩種政權的統治,在小市民的記憶中,阿公說日本時代日本兵紀律很好,平常巡邏的士兵會來關心家裡的狀況,偶爾也與百姓閒話幾句…直到今天,阿公還是會懷念日治時期,治安好到家家戶戶睡覺都不用鎖門窗的夜不閉戶年代。

 

  小時候家境困苦,阿公的父親因病染上鴉片無法做工,母親以打草鞋、當乳母維持家計。可是家裡儘管苦,阿公依舊每天在外四處遊蕩,跟著一群弟兄們瞎混,看電影不買票人家也不敢說甚麼。這樣荒唐的生活持續了好幾年,直到有天發現自己不該如此胡鬧,終於規規矩矩的幫忙農務,成為家裡的經濟支柱。

 

 阿公有兩個哥哥,但他們無意務農,分家時田地也不是按照比例分配,而是在外活躍的兄長拿走了大部分的田地變賣抵債,剩下的地由阿公耕作從事生產。儘管有著不公平的待遇,阿公還是埋頭苦幹打理田地,撫養雙親與陸續出生的兒子們。但只有一塊田是不夠的,必須想其他辦法賺更多錢養家活口。於是,阿公牽牛車到頭前溪買砂石載到市區賣,賺取價差,這是一份粗活,溪沙無論是鏟、挑、運、卸都非常耗體力,就這樣努力好幾年總算有了一點積蓄。

 

 真正的契機是在民國五十六年到六十二年間,阿公發現養豬是一條可行之路,雖時值豬瘟流行,他卻懂得危機入市,在沒有人要養豬時開始養豬,甚至向農會貸款擴大規模。從蒐集廚餘、打掃豬舍、到照顧豬隻通通一手包辦,只為了節省成本。好不容易熬到了日本境內豬隻需求大漲,這批辛苦養大的豬成為阿公累積財富的果實。有了養豬的資本,阿公開設工廠生產日光燈啟動器的鋁殼、塑膠殼,終於不用為了生活在太陽下彎腰,而是自己整理一畦菜田享受農村樂趣。

 

  民國六、七十年正逢經濟轉型,台灣人民勤奮工作的結果造就了日後人稱經濟奇蹟的時刻,阿公正是典型的例子。逆來順受自有福,面對艱辛的環境阿公咬牙堅持,正是有這麼多與他一樣刻苦耐勞的前人種樹,如今的我們才能衣食無缺的乘涼。歷經美軍轟炸、二二八的紛亂年代、光復後百業待舉的摸索、農業轉型工業的經濟奇蹟及民主社會的新世代。阿公的一生見證台灣近代的發展,而阿公本身就如同台灣的縮影。或許阿公只是時代的小人物,但對我來說,卻永遠是我們家族的巨人。

阿嬤彭彩雲到果菜市場回收菜葉回來養豬增加收入,阿公初嚐累積財富的果實。


筆者與阿公於關西老爺球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