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百年建築新竹公會堂 穿越時光的美學典範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現址為歷史建築新竹公會堂,興建於西元1921年,為當時新竹市街民眾重要的集會場所,不僅見證了新竹市區發展與變遷,更是目前混亂街廓中少有僅存之舊建築,在公民生活美學教育上具歷史意義與價值,2011年正式登錄為歷史建築,現為展覽場地~美學堂,終年提供民眾豐富的視覺饗宴。

新竹公會堂建築外觀華麗典雅,有紅磚立面、拱狀柱廊及豐富的壁飾,但因日治時期至今增改建多次,遮蔽了原貌特色,新竹公會堂在登錄公告歷史建築後,逐步進行修復。2015完成後棟辦公室修復,2022年完成新竹公會堂主體建築修復再利用及歷史美學園區整體工程,重現新竹公會堂百年風華。

新竹公會堂附屬後棟辦公室自2013年起分三期進行修復,並於2015年年底完工。修復後的屋架開放呈現,細看下有種反璞歸真平靜的美感;眾多大面積木質平衡錘拉窗,有些仍鑲著早期的手工平板玻璃,文化有機體的氣息從窗扇自由流曳;牆體修復保存原有的工法與材料,清洗去漆後,沈穩的洗石子外牆展現低調的感性;地坪修復後為嵌銅條磨石子地坪,整體一致性的復舊質感美不勝收。

新竹公會堂修復工程特色

新竹公會堂興建於日治時期1921年,由官民集資興建,是當時新竹街民眾集會的重要場所。新竹公會堂是台灣政治經濟趨於穩定後,日本政府在台灣地方興建正式公會堂的第一批代表作,作為在各地民間興建之正式集會場所及社會教育場所。

二戰後新竹公會堂更名為新竹縣政府中山堂,1953年「社會教育法」公佈後,臺灣省政府為加強推行社會教育,即在北、中、南、東4個地區積極籌備設置省立社會教育館,於是1955年新竹社會教育館(現本館前身)成立,即以此為現址,並作辦公室及主要展演活動場所。新竹公會堂使用近70餘年來,由於空間需求,歷經多次增改建,致使新竹公會堂原貌多以背後期增建物所掩蓋,於是,拆除後期加建的增建物,還原歷史原貌,成為新竹公會堂修復工程的首要任務。新竹公會堂修復工程主要工作項目,包含增建物剝除、屋頂修復、磚構牆體修復、木門窗護壁板仿作修復、泥塑仿作修復、結構補強等。以下一一概述。

新竹公會堂的主要構造為紅磚疊砌之承重牆,由於西向正立面紅磚牆使用過程經歷多次增改建,遭到嚴重破壞,紅磚面材已無法直接修復,工法上於剝除粉刷面材,進行牆體補強後,表層以紅磚質感之陶土面磚貼附。另依據《新竹公會堂修復、再利用及管理維護計畫》報告書第六章中載明「本建築創建年代分為兩個階段,公會堂興建時間為1921(大正10)年、後棟辦公室為1955年,公會堂因為二戰後期遭美軍轟炸受損嚴重,故戰後屋頂及山牆曾進行了大規模整修,與日治原貌最大的不同在於入口正面屋頂的切角頂(半切妻式)改為硬式山牆、外牆原有紅磚面已外加粉刷層,這一次的整修具有歷史意義,保留當時修繕痕跡可以對歷史有更多的詮釋…。」,是以本館修復工程仍保留原有正立面硬式山牆,並以搭配原有紅磚立面方式進行修復。

東側背立面日治時期興建時原為一層樓歇山頂(入母屋式),依據上開報告書,原規劃拆除後期增建之二層樓鋼筋混凝土構造部分,恢復成歇山頂原貌。後經結構技師評估,認為拆除後,背立面將成為獨立一座磚造高牆,耐震力較差,且因後期增建的鋼筋混凝土構造物,其牆體和鋼筋已與原有磚牆結合,若貿然拆除,將影響結構安全,爰亦保留維持硬式山牆,並將該增建部分局部視為加強磚造系統,提升牆體耐震能力。

另考量新竹公會堂承重牆主要為磚砌構造,其牆磚厚度約45公分,牆體高度約7.9公尺,山牆高度約5.2公尺,牆體總高度超過13公尺,在台灣地震頻繁的地區,能夠自1921年迄今百年時間屹立不搖,且無嚴重結構損壞實屬不易,但為防患於未然,並鑒於以今日建築法規,公會堂建築本體之結構強度已與當前結構安全規定相去甚遠,高聳的磚牆仍需要強化其結構強度,故本工程以鋼構系統進行結構支撐,補強磚牆抵抗橫力不足之缺失,施作結構補強工程。

內部牆面以石灰粉光傳統工法進行粉刷修復,施作範圍包含南側外廊道、室內西向北向及南向牆面、北向柱列等。內部羽目板(護壁板)運用既有整體外觀完整保存良好者,作為修復、仿作的依據,經修復後目前有三種型態,包含以始建時期褐色面材為主體的羽目板;少部分以玻璃櫃展示推測因二戰轟炸而碳化變黑之木磚的歷史痕跡;少部分推測為社教館使用時期外加粉紅色油漆而呈現為粉紅色之羽目板。

木門窗修復方面,透過日治時期歷史照片,依照片的形狀繪製相似比例的門窗施工圖,加以仿作;若無法找到歷史照片,則依殘留的門扇、窗扇作為修復之依據。西向正立面窗扇原則以日治時期照片為依據,全部仿作。北向立面尚保留幾扇國民政府來台初期的窗戶,依此予以仿作修復,南向拱廊內立面之窗扇依日治時期窗扇原貌修復或仿作。

由於二戰末期,新竹公會堂之屋頂被炸毀,原有類似魚鱗之菱形銅版瓦全部消失,國民政府來台後,以水泥瓦修復使用。爾後水泥瓦鬆動、漏水,水泥瓦遭拆除,改以金屬浪版屋頂,一直使用至今,經本館邀集文資委員決議,並考量上開報告書載明「可依實際需要,沿用金屬浪版,或更改替代材料,或依原材料修復」,以金屬浪版施作屋頂面材,包含前述結構補強,輔以現代工法,以基於維護建築本體安全性為主,打造新舊工法結合之新竹公會堂。

立面泥塑飾紋為新竹公會堂非常重要的立面元素。成為建築立面具特色的語彙,泥塑飾紋大多在窗扇的上方,以近半圓弧型的線條作為收頂。半圓形的收頂由許多細緻的線角所組成,並以楔石(拱心石)作收頂,好像是拱結構所需之構造元素,實際只是裝飾性的面材。這些飾紋多以植物有機的形體為基礎,發展出彎曲多變的浮雕。整體而言,這些飾紋浮雕所呈現的造型,與西方巴洛克時期的設計語彙頗為相似。由於新竹公會堂西向正立面的泥塑飾紋已全數佚失,仿作泥塑飾紋只能透過歷史照片,依其圖象、比例繪製修復圖,再仿作正立面泥塑。此外因北側、南側轉角塔樓其泥塑飾紋保存尚稱完好,南側塔樓泥塑部分損壞缺角、少部分遺失,北側塔樓泥塑幾乎沒有任何損壞,因此修復上亦依其形狀、尺寸、浮凸、圖案等,作為西向正立面塔樓泥塑飾紋仿作之依據。

洗石子面材在新竹公會堂原有北向外立面與部分塔樓、南向拱廊、室內北向柱列基座、西向正立面入口四周及斜坡道被廣泛使用。而北向外立面洗石子面材主要鋪設在窗扇之楣梁與窗台。由於過去公會堂經過多次增改建,洗石子面材多因使用需求塗抹油漆,本工程透過噴砂方式加以去漆,還原原有洗石子原貌。部分破損、缺角等再以洗石子工法加以修補復原。

公會堂入口原有日治時期興建之斜坡道、護欄、平台,在過去歷經多時使用,空間不斷調整、增建中,既有斜坡道等均已拆除,本工程施工過程中除透過細細剝除增建物,發現原有入口欄杆、斜坡道、平台立面等均有部分保持原貌,可供識別始建時期入口造型,並挖掘出被拆除填平為地基的坡道遺構,透過泥作匠師的巧手,將所有遺構保存修復,重新安裝回原有位置,損壞、遺失部分,也依尚存遺構的形式樣貌仿作復原。另考量外側坡道已遭拆除,現況條件亦無法施作,爰僅將內側坡道修復。

日治時期新竹公會堂的使用以及未來的願景

新竹公會堂自1921年建設完成後,到192212日才正式開始使用,它提供了新竹街官民一個重要的公共集會空間;在日治時期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辦理展演活動、政令宣導等功能,包含演講、官方聚會、會議、文教活動、宴會、各式表演、展覽等都在公會堂舉行,新竹公會堂成為官民共同使用的公共空間,戰爭前後亦成為為大日本服務的宣傳場域。戰後則成為實業、藝文、政治、宗教、教育、藝文等單位使用,形成新竹地區供公共使用的公共空間。

從百年前的時光回到當下,2011年新竹公會堂登錄為歷史建築,依登錄理由「見證新竹市發展歷史,具有都市紋理不可抹滅的意義」、「自興建以來,一直是民眾集會及藝文展演之重要場所」、「在公民生活美學教育上具歷史意義與價值」,新竹公會堂無論作為日治時期公會堂、國民政府時期中山堂、本館前身新竹社會教育館或現今本館,均為在地重要民眾集會及藝文展演場所,在北臺灣地區美術、音樂及社會教育發展過程上具重要歷史意義。

本館希望藉由修復公會堂,重現新竹公會堂建築外觀包含紅磚立面、拱狀柱廊及豐富壁飾的華麗典雅;透過多元利用型態回應當代美學需求與意義,讓公會堂及整體園區能成為當代生活美學體驗場域與人才培育中心,再造歷史現場,重現新竹公會堂百年風華。